DoNews8月26日消息,據澎湃新聞報道,8月26日,中國電影產業(yè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(中國電影,600977.SH)發(fā)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,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(yè)收入17.17億元,同比下降19.13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.1億元,同比由盈轉虧,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.03億元。
截至報告期末,公司合并總資產183.60億元,較年初下降2.63%,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08.79億元,較年初下降1.21%。
其中,第二季度,公司實現營業(yè)收入7.23億元,同比下降34.1%;歸母凈利潤3038.66萬元,同比下降71.38%。
關于上半年營收下降的原因,半年報解釋稱,主要系本期進口影片票房低于上年同期,且本期公司主投主控影片票房不及預期,導致公司創(chuàng)作、發(fā)行業(yè)務收入下降。
2025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292.3億元,同比增長22.95%,但第二季度電影市場遇冷,全國電影票房同比下降34.73%,清明檔、五一檔票房均出現明顯回落,市場冷熱分化較為明顯。
據半年報,公司主營業(yè)務包括創(chuàng)作、發(fā)行、放映、科技、服務、創(chuàng)新六大板塊。
其中,電影創(chuàng)作是公司的核心業(yè)務,上半年營收1.2億元,同比下降56.99%。報告期內,公司主導或參與出品并投放市場的電影共14部,累計實現票房60.82億元,占國產片票房22.97%。
期內公司出品影片中,票房前五位影片分別為《唐探1900》《出沒·重啟未來》《射雕英雄傳:俠之大者》《醬園弄·懸案》《向陽·花》,票房分別為36.12億元、8.22億元、6.90億元、3.32億元、2.30億元。
截至報告披露日,公司正在創(chuàng)作開發(fā)中項目近90個,其中原創(chuàng)項目近50個。包括抗美援朝史詩電影《志愿軍:第三部》,國漫電影《大圣崛起》等多類型多題材電影項目。
電影發(fā)行方面,上半年營收6.51億元,同比下降27.48%。報告期內,公司共發(fā)行影片315部,實現票房238.49億元,占全國票房總額的90.39%。其中,公司主導或參與發(fā)行國產影片226部,累計票房222.51億元,占同期全國國產影片票房總額的92.91%;發(fā)行進口影片89部,累計票房15.98億元,占同期進口影片票房總額的65.58%。全國票房前十的國產與進口影片均為公司主導或參與發(fā)行。
電影放映方面,上半年營收5.21億元,同比增長9.98%。截至報告期末,公司旗下控參股院線和控股影院合計覆蓋全國24856塊銀幕和309.58萬席座位,公司銀幕市場占有率為31.27%。報告期內,公司新開業(yè)控股影院3家,根據優(yōu)化經營的安排關停6家影院。
此外,報告期內,科技業(yè)務營收3.07億元,同比下降13.3%;服務業(yè)務營收1.05億元,同比增長7.44%。公司科技業(yè)務主要品牌與產品包括CINITY系列、中影巴可放映機、中影綜合業(yè)務服務平臺、影院智慧放映系統等。
截至報告期末,國內已開業(yè)CINITY影廳214個,包括31個CINITYLED影廳,已完成安裝待開業(yè)影廳2個,已上映CINITY版影片416部,其中高幀率影片62部。報告期內,中影巴可新增放映機銷售604套,在全國新增銀幕中占比63%。
值得留意的是,報告期內,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-5.42億元,相比上年同期的841.76萬元下降6538.61%。半年報解釋稱,主要系受影片票房結算周期的影響,本期結出片款高于上年同期所致。
截至報告期末,公司應收賬款9.17億元,比本年初減少23.99%。半年報提示,如果應收賬款無法收回,仍可能對公司經營業(yè)績造成一定影響。針對此項風險,公司將持續(xù)加強應收賬款催收工作,進一步完善催繳機制。
據半年報,公司實際控制人與控股股東均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,持股比例為67.36%。從前十大流通股東變化情況來看,4股東期內增持。其中,農銀中證500指數基金、趙一寧、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、楊海燕分別增持128.67萬股、35萬股、34.27萬股、26.69萬股,增持后持股數量占流通A股比例依次為0.59%、0.49%、0.46%、0.35%。
在今年暑期檔中,中國電影主出品影片《南京照相館》、參與出品影片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貓和老鼠:星盤奇緣》《東極島》《奇遇》等。據貓眼專業(yè)版最新票房數據(截至8月26日18時),《南京照相館》總票房27.78億元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超13億元、《貓和老鼠:星盤奇緣》2500萬元、《東極島》3.73億元、《奇遇》1.57億元。
截至8月26日收盤,中國電影報13.37元/股,漲2.53%,市值250億元;今年以來累計漲15.5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