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News5月17日消息,知名分析師郭明錤16日發(fā)文稱,第二代蘋果AR/MR頭戴裝備預計在2025年量產,有高低兩個版本,預計2025年第二代出貨量約為第一代裝備2023年的10倍。
據集微網報道,供應鏈方面,據郭明錤稱,高偉電子將是第二代Apple AR/MR設備的CCM (相機模組) 供應商之一,預期供應比重70%-80%以上,受益程度高于LG Innotek和鴻海。另外此前還爆出,立訊精密、歌爾股份、臺積電等行業(yè)龍頭均有份參與這款設備的供貨。
不過從終端需求和市場份額的角度來看,蘋果頭顯設備近兩年能夠給供應商帶來的業(yè)績貢獻甚微。集微網參加立訊精密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時,該公司董事長王來春就曾表示:“當前頭顯設備相關業(yè)務規(guī)模較小,短期內在業(yè)績上不會有比較明顯的體現(xiàn)。”
回顧數月前,郭明錤也表示:“由于組裝量產時程延后,蘋果的MR設備能否在今年6月如約而至還未可知;不僅如此,因量產的時程后延,導致今年出貨量預測僅為20-30萬部,低于市場共識的50萬部或以上?!?/p>
這也意味著,蘋果第二代頭戴設備的出貨量或許會在200-300萬臺。根據IDC預測,2026年AR/VR頭戴設備的全球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臺。對比之下可以看出,郭明錤對蘋果頭戴設備的出貨預期其實相對保守,主要原因或許與產品定價有關。
目前,Meta Quest 2是該領域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產品,2021年,該品牌在這一年的AR/VR綜合市場中占有78%的份額。IDC移動和消費設備追蹤研究經理Jitesh Ubrani表示:“Meta提供價格非常親民的頭戴設備,并通過超越核心游戲受眾,引起非游戲玩家和企業(yè)的興趣,引領了AR/VR行業(yè)?!?/p>
反觀蘋果,此前有消息稱,蘋果MR設備定價約在3000美元甚至更高,折合人民幣近2萬元。在全球經濟下行、消費電子市場復蘇緩慢的背景下,這個定價對大多消費者來說比較難以接受,進而削弱蘋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。